跳到主要內容

閱讀心得|《回憶當鋪》 吉野万理子著:隱形的紀念

回憶當鋪.png

分享者:小漾(方塊酥)
本站樂果: 

書名:《回憶當鋪》
作者:吉野万理子
譯者:林冠汾

本書讀後心得為自撰,請勿複製或抄襲!

讀後心得:

  本書是一本青春又帶有一些奇幻成分的日本小說,一位身分成謎的女魔法師,在鯨崎小鎮靠近海濱處的小島,經營一間神祕的「回憶當鋪」。這是鎮上小孩,青少年們的秘密基地,他們彼此心照不宣地拉緊彼此的口風,捍衛住小孩獨有的、不被大人知道的最後一塊禁地。在這裡,小孩典當回憶,魔法師就會依回憶的有趣程度、精采與否而兌換不定的價格,然而,一旦過了二十歲,小孩仍未回來當舖贖回回憶,這些記憶片段,將一縷一縷,化作一顆一顆沉在海底、點綴海洋的海星……。

  永澤里華,本書的主要角色,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女孩,也許是參加過學校校刊社、與擔任社長以來採訪報導的經驗,她是一個追求真實的人,除非眼見為憑,否則她不會輕易相信他人的輿論。像是採訪魔法師一事,老師們都質疑魔法師的存在,就連其他知情的社員也幫著老師一同睜眼說瞎話,只是因為社員一次地掩蓋實情,她卻毅然決然決定從此退出校刊社,並和他們切斷所有友情的聯繫。我想,這位具有英雄氣魄的俠女,除了追索真理的正義感外,有的更是一顆細膩又單純的心,柔軟、卻剛強。某些程度上,她不服輸,比任何人都倔強,坦蕩面對遇到的每一件事。

  另一位男主角──相澤雪成,想必是許多人看完本書後、恨得牙癢癢的角色。若說里華是一位正向、仗義執言,樂於幫助別人的女孩,那麼雪成應該就是與她完全相反的的個人主義性格。兩人終究還是因為彼此的極端而相吸,但在一起並不代表兩個人適合。雪成雖以自我為中心,但卻也是最真實的個性,自私本來就是人內心深處的黑暗面,這對同樣希望不顧他人眼光做自己的里華而言,更有著無可救藥的吸引力。可惜相對於里華的全心付出,雪成卻把里華只當作一個戀愛的練習對象,就好像國、高中生應該要戀愛了那般,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,彼此卻缺少了其中感動激情的成分。沒那麼愛,卻也將就下來,畢竟里華是個稱職的女友,也很得初婆婆歡心。稱職,僅僅是這樣的想法而已,一貫的自私,這種在愛情上一味只想著享受而不去付出、甚至騎馬看花的心態,是不會得到真正的愛情的。說來可悲,但他也差點害了里華和好姐妹芽依的珍貴友情,只因他對芽依明目張膽的追求。

  白土芽依,天生麗質又待人溫和,卻慘遭同儕如杏奈等人從小到大的霸凌。自古以來常有「紅顏禍水」之說,由此可見美麗總是遭人妒忌,人的心胸竟是如此狹隘,見不得別人好。遭到心理創傷的她,只能每天向魔法師告解,典當那些黑暗的回憶,才能夠平靜地繼續活到下一天。然而,典當回憶對她而言,真的會變得比較快樂一點嗎?即使暫時逃開那些過去,她依然能感受到明日即將到來的痛苦,不安反而使人難受。里華的出現對她無非是種解救,讓她終於有了友情的依靠,也終於能勇敢面對那些記憶的傷痕,並勇敢為自己發聲。

  書中另一個支線,芋川遙斗的故事,也是值得注意的部分。遙斗其實就是一名普通的小孩子,愛吃貪玩又調皮,因此和鎮上的孩童一樣,藉著向魔法師典當回憶,以賺得更多零用錢。直到一次與母親爭執後賭氣跑走,母親正因苦苦找尋他而意外遭遇車禍去世,才讓他體會到過往和母親那些點點滴滴,是多麼珍貴且用任何金額都買不到的無價之寶,因而哭著向魔法師一一贖回那些回憶。雖然母親的去世已是不可逆的事實,但這份遺憾也讓遙斗變得更成熟了,相信母親會持續在天上,靜靜地陪伴他直到長大。

  魔法師是貫串本書的主角。書中對她的描述無疑多了許多奇幻的成分:波浪鬈髮、銀色光澤髮絲、筆直高挺的鼻子……,光是看敘述,仍然難以在腦海中為她的影像構圖,也因此在讀者心中留下一層神秘感。看似萬能的她,也並非萬能,她仍然遭受了某些限制,就像是遭受命令那般,每天靜靜地待在海邊的木屋裡,等待客人的造訪,到了二十歲前夕,為了避免與人類有更親密的接觸,只得令他們關於魔法師的回憶全部消失。不妨將她想成一個電腦硬碟,透過留聲機大量留下人們的回憶,然而就算再多,仍有容量的限制,時限到了,檔案會無痕跡的全數格式化。然而,與人工智慧不同的是,魔法師也是個有情人,即使里華時常到訪卻從未典當過回憶,他們仍然成為朋友,為了里華,魔法師打破了許多禁忌。最後里華也並未遺忘有關魔法師的任何回憶,只是,她再也無法找到到達木屋的路,再也見不到魔法師。我認為這也是本書暗藏的另一個寓意,二十歲就像是小孩與大人的邊界,過了二十歲之後,人的思維逐漸改變,已回不去小時候的童真,然而,它依然埋藏在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某一個位置,雖然我們感受不到它,但它一直都在那裡,不會走,也沒有消失。

  「如果回憶可以交易,你會選擇珍藏還是典當?」回憶和記憶的不同,就在於它有情感。如果我們把回憶典當或拋棄掉,那我們還是原來完整的自己嗎?沒有情感而成了行屍走肉,真的會比較快樂嗎?看完這本書,我突然想起歌手楊丞琳的一首歌:「經歷這個你/活成這個我/細數自己」(楊丞琳《年輪說》,作詞:吳青峰/作曲:鄭宇界)正是經歷了過去不論快樂或傷悲的種種,才成為現在的我們,每一次經歷都讓我們變成一個更完整的人。感謝這本書讓我思考了許多,我想每個人都有些不想面對的過往,那些不願想起的人、事、物,在我們心中繫上一個又一個結,越是逃避就越無法不去在意它們,何不試著解開它們呢?用你自己的方法,當我們下了決心,心會自動告訴你該如何作,面對錯誤,才能正式告別遺憾,共勉之。

推薦指數★★★★★ (5/5)

又來發閱讀心得啦!這本書我個人非常非常非常推薦!
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難或什麼的,相反地,這本書很簡單,
譯者也翻得很恰到好處(不得不稱讚一下譯者,翻得通順易懂還富有文學性)
但是簡單之餘,卻能引起讀者多方面的思考,
同時書中也帶有些奇幻的成分,是本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輕小說!

其實本人前年就看完了XDDDD
一直很想寫心得卻沒時間寫,剛好趁著連假了卻一項牽掛的任務 :D
如果你也對本書有共鳴,歡迎回應,留下你的心得唷!

留言

本週熱門

閱讀心得|《亞細亞的孤兒》 吳濁流著

分享者:小漾(方塊酥) 本站樂果: 書名:《亞細亞的孤兒》 作者:吳濁流 讀後心得:   本書描寫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,在戰亂與詭譎的國際情勢中,做出不同選擇的血淚與掙扎。文化與自身國家認同,雖是一個無形的價值觀,但它卻造就了不同時代人民的不同人生與命運,緊緊牽引著我們。在日治時期,我們沒有選擇自身文化的自由,故事中,有人選擇投入皇民化運動當日本人,有人心繫著對岸的中國,而大多數人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慌亂的自我放逐,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野草,只能隨波逐流,被時局、被高壓的統治、被教育非自願的往前推移,不知該飄向何處……,然而,卻很少看見有人堅持臺灣的本土意識。

閱讀心得|《讓高牆倒下吧》 李家同著:倒下吧!心牆與偏執

分享者:小漾(方塊酥) 本站樂果: 書名:《讓高牆倒下吧》 作者: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,請勿複製或抄襲! 本書大意:  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。牆內的人雖安樂,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,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;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,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。平時沒有食物吃,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,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,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。  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,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,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,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,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,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,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。

教學|解決 PhotoImpactX3 & Windows 7/8/10 無法製作精緻小字暨彩字問題

本站樂果: 自從 Windows 升級之後, 好多人(包括我自己)每次只要用傳統方法做精緻小字時都會大當機...... 這教學是想了很久之後才研發的,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! 這篇教學除了 可以解決不能打精緻小字的困擾 , 也可以解決「PI X3 精緻小字變彩字」的大問題 喔!!!!!!

閱讀心得|《Q&A》 維卡斯.史瓦盧普著:十二道難題,一段人生

讀後心得:   《Q&A》這本書就像是一場生命旅程,我們隨著羅摩.穆罕默德.湯瑪士乘坐人生的雲霄飛車,有時高潮迭起,使我們的視線離不開書;有時椎心刺骨的文字牽引我們的情緒,在心裡替羅摩及其他同樣遭遇殘酷逆境的人流淚、不捨。在深夜裡,我時而平靜時而激昂的讀完書裡的每一字每一句,此時,我才知道原來自己有多幸福。闔上了書,我知道此書會在內心帶給我從未有的波盪,雖然,我還是笑不出來。「夠幸福了。還抱怨些什麼呢?」我對自己輕聲說。   作者真實的描寫友情、親情、愛情、背叛、絕望、孤獨還有貧窮,讓我看到真正的人性。即使是一個善良的人,也可能迫於現實生活的壓力,變得自私或做一些我們認為是「醜惡」或「骯髒」的事,例如:偷竊、撿拾垃圾來吃、成為妓女、殺人……。我相信他們也不願意做這些事,但有時,連最基本的溫飽和尊嚴都無法擁有的他們,為了掙錢,為了生存,為了繼續活下去,他們不得不這樣做。   書裡的十二個故事,是羅摩從小到大的十二則記憶,有提摩西神父、他和好友薩里姆一起逃出販童的魔爪、他們曾經迷戀的電影明星阿曼‧阿里、差點被爸爸非禮的古蒂雅、他深深迷戀的妓女……,種種的悲慘經歷幫助他順利答對十二道問題,但在題目的背後,誰又能知道他之所以能答對,是因為這些痛苦、不堪的記憶,讓他想忘都忘不了呢?就如後來當了律師的古蒂雅對羅摩說的:「關鍵就在這裡,畢竟,益智比賽並非考驗知識,而是考驗記憶的比賽。」   進入了書中的世界,聽著羅摩緩緩訴說著一則一則關於他成長的故事,我發現其中也包含了印度及其他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國家的各式問題。然而,這些問題,卻不僅僅只有十二道而已:棄養孩子、同性戀、戀童癖、家暴、販賣兒童、貧民窟、偷竊、賄賂……。這些行為,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,但可惜的是,不管是印度或是同樣發生這些事情的國家,政府始終沒有提出較具體方法來改善,而我們這些人民,似乎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及一波一波的新聞,漸漸的習慣淡忘甚至忽視這些事,如同羅摩的房東曾對他說的:「做一個合乎體統的孟買人,就是閉起你的眼睛、耳朵、嘴巴,你就會過的像我一樣快樂。」多麼諷刺的一句話啊!但我們不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做同樣的事嗎?「人身之疾與國政之失,皆發始於微末,若能防微杜漸,以治未然,或治病從淺中始,則身安國富,否則病禍不遠。」我想我們都應該在事情尚未失控前來改善或抑制這些問題,以免最後釀成更大卻...

閱讀心得|《我想念我自己》 莉莎.潔諾娃著:我在,故我思

  莉莎.潔諾娃是位知名的神經科學研究者,本書是她根據病人與自身看診經驗寫出來的第一本書,希望讓大家了解罹患失智症的病人極為難熬的心境轉變。   本書描述一位任職於哈佛大學的教授,愛麗絲‧赫蘭,她原是位人人稱羨的成功女性,看似生活完美無缺的她,在一次慢跑回家的途中霎時迷失了方向,經診斷後才發現她得了罕見的「早發性阿茲海默症」,逐漸惡化的病情不停奪走她的記憶及思緒,然而,患病的她卻也找到新的方式去愛、去珍惜。 讀後心得:   本書是一本發人深省、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。鉅細靡遺的描述書中主角愛麗絲在罹患「早發性阿茲海默症」後,從一位不管做什麼事都力求完美、才智過人的女性,到最後連人的基本技能都無法用意識控制的過程。曾經,擔任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,更是全球舉足輕重的語言學家的她,是這麼健康、自信而無人可及,她熟知任何一篇和語言相關的學術論文,過往的點點滴滴如數家珍,她比任何人都瞭解自己。然而,一個罕見的疾病來得又快又急,悲劇性的降臨在她身上。當她發現自己似乎和平常不對勁時,她選擇逃避。原來,很多事情不是看不見,而是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。但隨著愈趨嚴重的徵兆一一湧現,她再也無法繼續欺瞞自己,醫生給了她一個無情的審判:她得了早發性失智症,而治療這種病症的藥物只能減緩,並不能阻止病情的惡化。
︿